2007年2月8日 星期四

劇本創作For Dummies Part 1

去年夏天接觸到一本由 Blake Snyder 著作的一本電影劇本創作工具書 "Save the Cat"
這本工具書應該是繼70年代Syd Field 的 The Foundations of Screenwriting 後最具影響力的一本
已經成為UCLA 電影系必讀的課本之一
書裡面教導的一些秘訣﹐只能用一語警醒夢中人來形容
而Blake Snyder 那傢伙也不小氣﹐書裡面很多的秘訣也公佈在他個人網頁上面
建議各位‘拉屎拉不出來’的劇本創作人可以去看看
以下是所謂的 "Blake Snyder Beat Sheet" (BS2), 也是書中最精華的部份﹕
‘BS2’是幾乎每一個故事片裡面會出現的點。有些人會說這些只適用於好萊塢的主流電影﹐可是我不這麼認為﹔我覺得這些是故事片劇本的基本元素﹐只要是在說故事的都會有 (包括 National Geographic 的記錄片)﹐只不過可能 Timing 比較不一樣而已。

以下給各位參考﹕

1. Opening Image- -影片中出現的第一個畫面﹔通常這個畫面代表了你整個故事的主題/tone/以及態度( Example: Citizen Kane 神秘的豪宅﹐Lost in Translation 裡面 Scarlett Johannson 若隱若現的屁股﹐ The Matrix 裡面結合了科幻跟武俠的追逐場面…. )。劇本中第一個畫面如果能夠跟最後一個畫面可以相互呼應 (如一組‘使用前跟使用後的照片) 那就再美好不過了

2. Theme Stated- 通常電影開演之內的5分鐘左右就得把主題帶出﹐不論是由角色之間的對話或動作。或是說﹐劇本開始的5分鐘前後﹐一定要提出一個有趣的問題或論述﹐有待主角/導演/觀眾一起去解答。而一般我們認為很無聊/沉悶/看不懂的電影﹐通常就是這個環節沒有處理好。(可是像偉大的蔡明亮導演就會說是主題太深奧﹐觀眾水準不夠) 。

3. Set-Up- 電影開場的10分鐘左右是編劇介紹/建構這部電影世界的時候﹕角色跟角色之間的關係`個性`他們要什麼等等。在這開場的10分鐘前後也要展現一些主角的缺點 (如﹕主角是個酒鬼﹑主角是處男﹑主角跟老婆之間關係不好﹑等)﹐這些缺點在後面會回來造成一些主角的困擾或笑點。

4. Catalyst- 電影開場12-20分鐘左右就會出現的劇情轉捩點﹕比方說一通告知有錢老爸去世的電話﹑主角女友被抓姦在床﹑主角回武道館發現師兄師妹被敵人殺光光﹑ and etc. 換句話說﹐就是讓主角告別安逸生活的一個事件。如果這個點不夠強﹐觀眾會認為這部電影‘沒有劇情’ 。 (可是像偉大的蔡明亮導演就會說是劇情太深奧﹐觀眾水準不夠) 。


5. Debate- 發生了轉捩點之後﹐主角要面對的自我掙扎…要繼續走下去/幹下去嗎﹖ (如 The Matrix 裡面 Neo 選擇要吃藍色小藥丸還是紅色小藥丸) 。記住﹐主角在這一段要積極主動一點﹐這樣才夠‘英雄’ ﹐觀眾才會有認同感。

(To be continued….)

1 則留言:

匿名 提到...

高大導演,
這本書你從去年夏天就說要借我
今年夏天都要來了...> <
是怎麼回事
不讓我精盡..